“綿陽造”產銷對接會。(郭超英攝)
時隔兩月,“綿品”再次“出川”。
8月29日,以“綿陽品牌、中國品質,讓世界愛上‘綿陽造’——綿陽好物你只‘莞’來”為主題,“綿陽造”東莞行集中展銷活動在廣東省東莞市民盈國貿城廣場拉開序幕。
6月,“綿品出川”首站奔赴福建省廈門市,不僅上百種“綿陽造”深受廈門市民青睞,更展示了綿陽城市形象和發展機遇,收獲眾多項目合作。
破難前行、“破圈”出擊,綿陽將目光投向粵港澳大灣區。8月29日,“綿品出川”第二站亮相東莞。如果把首站廈門比作“破圈”1.0版,此次“綿陽造”東莞行則升級為2.0版——不僅規格更高、規模更大、產品更豐富、科技范更足,更結合東莞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特點,進行更精準的合作對接。
“拼”字當頭抓發展。近兩個月來,綿陽拿出“闖”的精神、“創”的勁頭、“干”的作風,堅決與困難作斗爭,克服高溫、干旱、山洪、疫情等眾多不利因素影響,奮力“跳出綿陽”,積極主動開展城市形象推廣、產業項目推介、特色產品推銷“三推”活動,為綿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開放活力,拼出發展新天地。
擁抱市場
8月23日,綿陽市餐飲飯店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曹從廣東東莞返回綿陽。處理完手頭工作后,8月27日她又趕赴東莞。
如此匆忙的行程,是因為一個月前,143種“綿陽造”在東莞民盈國貿城永輝超市集體亮相,她作為綿陽餐飲飯店業協會的代表,一直守在東莞處理相關事宜。
“每天都有人來選購我們的商品,周末人更多。”曹曹說,自7月15日開館后,綿陽米粉、江油肥腸、梓潼酥餅等特色產品深受東莞市民喜愛,江油肥腸更是補了3次貨。市場反應是最好的例證,截至8月24日,綿陽20余家企業與東莞相關企業達成產銷意向訂單4億元。
相比上一站廈門,此次“登陸”東莞的“綿陽造”產品種類更豐富。除農副產品外,綿陽眾多工業制成品,特別是在全國都有優勢的電子信息、智能裝備、新材料等高精尖工業產品也亮相東莞。
首先嘗到甜頭的,是綿陽特色食品產業。7月底,綿陽相關工作人員還沒到東莞,東莞一家食品公司的訂單就先來了——1200萬袋方便米粉、1000萬袋粉絲。自廈門行以來,綿陽袋裝米粉每日銷量翻番——從過去的每天5萬袋,增至10萬袋。
主動擁抱市場,“跳出綿陽”天地寬。綿陽企業參與熱情高漲,這既有廈門行帶來的收獲,也與東莞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相關。
從地理位置來看,東莞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、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,為“廣東四小虎”之首,被稱為“世界工廠”,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。
這里不僅有巨大的市場,更是一座“橋梁”——能夠讓綿陽產品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更拓展了國際化、多元化開放的對外交流渠道。物理上的“破圈”,更帶來了思想上的“突圍”——通過“綿品出川”活動,綿陽產品“直抵”中國沿海地區,更為拓展國內其他地區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積累經驗、打下基礎。從長遠角度看,“綿品出川”不只是推銷綿陽產品,更要打響“綿陽品牌、中國品質”的招牌。
這一點也與企業的需求不謀而合。在東莞展出期間,永輝超市主動對接,希望能與綿陽市相關部門簽訂戰略合作,以東莞“綿陽造”精品展模式,在全國其他城市永輝超市內開設精品館,實現雙贏。
開放方可借勢,合作才能共贏。6月,“綿品出川”首站廈門行,三天時間,實現現場交易額1400余萬元,線上交易額8000萬元。不僅簽約項目50余個,簽約金額3.6億元,還拓展了綿陽市的招商“朋友圈”,讓綿陽各縣(市、區)、園區獲得了更多有效項目信息。而此次“綿品出川”來到改革開放前沿的粵港澳大灣區,將碰撞出更多火花。
拼在客場
從地處西部內陸的四川遠道而來,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下搭建渠道、開拓局面,不僅對企業而言是件難事,對于相關政府部門也同樣充滿挑戰。但對綿陽而言,在“客場”推動開放合作工作,這既是當務之急,更是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作為中國科技城,綿陽擁有雄厚的科技資源,要將優勢轉化為勝勢,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,必須要主動作為。
只有“跳出綿陽”,才能擁抱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走出去,承擔著“城市形象推廣、產業項目推介、特色產品推銷”三大任務。
以城市形象推廣為例,綿陽市委主要領導帶隊,在各種活動中展示推介綿陽城市,以簡潔有趣易懂的方式概括綿陽城市特色,勾勒出好記易傳的綿陽第一印象,這為產業項目推介、特色產品推銷打下基礎。推介項目、推銷產品,進而也豐富了綿陽的城市形象。“三推”工作融為一體,互相促進,推動綿陽開放合作開創全新局面。
在“客場”推動開放合作,還離不開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風的轉變。“綿品出川”活動每一站所到的城市,都有其特
色,這就要求對每一站活動進行精心研究,量身定制方案。
以產業項目推介為例,東莞第一大支柱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,已經形成了從設計到制造、從基礎零配件到智能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條,全球每4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來自東莞。而綿陽的支柱產業同樣是電子信息產業,特別是新型顯示產業優勢明顯,涵蓋柔性、AMO?LED面板、液晶顯示面板、激光顯示等全系列產品。
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,全力尋找雙方優勢互補的領域,合作自然水到渠成。
另一方面,在“客場”開展工作,要打破常規思路,以扎實過硬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工作開展。
以領導帶隊招商為例,據綿陽市經濟合作局統計,從6月起,涪城區、游仙區等13個縣(市、區)、園區領導先后帶隊赴廣東考察30余次,拜訪企業、商協會等100余家。
同時,綿陽向上海、深圳等地派出招商小分隊,靠前服務,變“客場”為“主場”,就近開展相關招商引資工作。近日,為促成廣東某公司先進裝備制造項目簽約落地綿陽相關事宜,招商小分隊多次登門拜訪,邀請企業到綿陽考察交流,對擬落地區域環境進行現場踏勘,而針對部分企業融資難題,還專門成立服務協調小組,為其提供優質服務。
星光不負趕路人。大族激光、三諾集團、易事特等重點企業受邀赴綿陽進行實地考察。而此次乘著“綿品出川”的“列車”,綿陽要推出更多高、新、優、特系列精品。
本次東莞行,綿陽招商小分隊已邀請160余家企業參與推介會,其中不乏世界500強、中國500強和民營企業500強。
開辟賽場
擁抱市場、拼在客場的同時,在“三推”活動強力帶動下,綿陽也在不斷為企業開辟新賽場。
一方面,舉辦“綿品出川”線下展,是綿陽通過“打包”綿陽產品“出圈”,講好品牌故事、產業故事、發展故事的具體行動,尤其是增進城市之間、企業之間的互信和友誼。此次“綿陽造”東莞行,不少生產設備制造企業瞄準東莞“世界工廠”的特點和需求,正在精準尋
找更大賽場。
另一方面,線上賽場的開辟也蓄勢待發。從長遠來看,如何順應信息時代發展大勢,將“綿陽造”的朋友圈擴得更大,同時填補線下活動籌備帶來的空檔期?開辟“網上賽場”成了題中之義。
8月25日,在中國(綿陽)科技城跨境電商產業園內,電商主播們正在拍攝制作預熱短視頻、熟悉各類“綿陽造”名優產品,為“綿品造”東莞行直播帶貨做準備。
7月初,由綿陽市商務局整合優勢直播團隊打造的“優選綿品”官方抖音號正式上線,僅一個多月其粉絲數量就達到58萬人。同時,以“綿陽造”東莞行活動為契機,綿陽統一包裝參與活動商家在各個第三方平臺的直播號,并聚合推出“綿品出川”話題,形成線上平臺矩陣、流量矩陣和商家矩陣。
這只是綿陽為企業開辟新賽場的牛刀小試。其背后,還有一盤更大的“棋”——打造“綿品甄選云上館”,讓“綿品出川”永不落幕。
這盤“棋”的“起手招”就是品牌打造。今年3月起,綿陽北川、梓潼、三臺3個縣相繼推出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;今年5月舉行的綿陽全市企業工作座談會提出,要強化品牌意識,力求“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、人有我特”,以一流品質鑄造一流品牌,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理念和行動上的充分準備,讓綿陽有了響亮喊出“讓世界愛上‘綿陽造’”的底氣。目前,“綿品甄選云上館”已提上議事日程,正在緊鑼密鼓地與各大電商巨頭和相關技術團隊進行前期對接。
“作為對接產銷、貫通城鄉、連接內外的綜合平臺,未來,‘綿品甄選云上館’將成為優質‘綿陽造’線上展示、銷售的窗口。”綿陽市商務局負責人說。
除線上電商渠道,綿陽還通過“同業聯盟、異業聯姻”的方式,為企業開辟新賽場。眼下的綿陽,一二三產的產品正悄然實現融合推廣——汽車4S店里、各大加油站,都在銷售綿陽本土品牌的米粉;長虹集團即將舉辦的內購會活動,聯合車企、商超、農業合作社等,共享家電、汽車以及米粉、臘肉等名特優產品內購福利;就連一場企業發布活動的伴手禮,“綿陽造”也成為首選…… ?。鬟h 鐘林 付江)
?。ㄔd8月31日《四川日報》)
編輯:李志 校對:郭成 審核:劉益